教师
罗小蓉,国家重要人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人才计划科学基金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长期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包括担任技术首席)重点项目2项、国家人才科技基金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
李国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气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高原气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特邀委员,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规划教材主编、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主持、主研国际...
杜江,教授,九三学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主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人才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长期从事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和通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近年来,作为负责人主持完成了20多项科研项目;在权威核心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了30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专利授权8项
吴锡,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先进计算、图像处理、数值天气计算等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四川省第十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先后承担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和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陈权亮,教授,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类项目的会评专家
刘敦虎,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财政厅的绩效评价专家、成都市新型科技智库首席专家(负责人)、成都市财政局决策咨询专家,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水平理论成果丰富,在《Information Sciences》《Energy》《IEEE Acces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Knowledge & Information Systems》等国际知名的SSCI/SCI一区和二区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 在《...
张葛祥,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任自主智能技术与系统研究院院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国际膜计算学会(International Membrane Computing Society, IMCS)主席,IET Fellow,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连续三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和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联合Elsevier BV数据库发布的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名单(World...
何建新,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大气探测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现为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曾兼任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气象雷达信号处理、气象雷达探测、大气探测技术的教学...
马健兵,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7年和2003年硕士和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9年在英国女王大学获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已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9篇;国际会议论文28篇(EI收录23篇,其中一作18篇),CCF A级的国际会议论文多篇,在德国Lap Lambert学术出版社出版个...
吕世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大气学科评审组成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3项和国家级其他项目17项;发表论文330篇,SCI收录131篇。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33名、硕士41名,其中培养的博士获得杰青一人、优青两人。主要研究了西北绿洲能量水...